分类 影评 下的文章

《流浪地球 3》开机,沈腾参演,沈腾会有新的形象吗?


《流浪地球 3》正式发布自主研发的专属 AI 问答应用WEi,对国产科幻电影发展将有哪些影响?
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1895478531301008725/answer/1895490090941255798

《流浪地球3》沈腾新形象预测与创作解读

1. ​动作戏突破:从“笑匠”到“硬核战力”​

  • 高强度动作设定:根据导演郭帆和吴京透露,沈腾将挑战近身格斗、太空枪战、机械战甲操控等高难度动作戏1,4。这与过往以《夏洛特烦恼》《独行月球》等喜剧为主的形象形成鲜明反差1,5
  • 体能与角色适配性:网友调侃其“脂肪肝练成八块腹肌”,但《飞驰人生》的赛车戏已展现动作潜力。剧组或通过特效(如机械外骨骼)辅助完成高难度动作1,4,6

2. ​角色类型转型:科学家或“反差型领袖”​

  • 技术型人才设定:结合影片聚焦“流浪地球时代”年轻一代的设定,沈腾或饰演“嘴炮科学家”类角色,以智慧化解危机,同时保留幽默特质1,5。吴京提到“希望沈腾多打戏”,暗示角色可能兼具智力与战斗力6
  • 与吴京的“戏路互换”​:吴京主动申请多演喜剧,沈腾承包打戏,形成“硬汉与笑匠双向奔赴”的化学反应,暗合末日危机下不同特质者协作求生的主题1,4,6

3. ​喜剧元素与科幻叙事的融合创新

  • 幽默调节叙事节奏:沈腾的荒诞台词(如开机仪式调侃“地球流浪到我跟前?那我得先看看房价跌没跌”)或软化科幻的冰冷感,在绝境中穿插温情与笑点2,5
  • 深化人性主题:幽默被定位为“人类面对末日最后的浪漫”,既调节氛围,又隐喻“希望”内核。例如,用段子感化反派或与MOSS互动制造笑点2,4,5

4. ​形象塑造的物理与表演突破

  • 外形调整:为贴合动作需求,沈腾可能进行体能训练,但剧组或通过服装设计(如太空战甲)弱化对体型的直接要求1,4
  • 表演层次升级:需平衡喜剧标签与科幻严肃性。例如,在《独行月球》中已展现科幻环境下的演技,此次或通过“冷幽默+高燃动作”塑造多维角色3,5,6

5. ​市场与艺术的双重考量

  • 票房野心:沈腾与吴京组成的“双百亿票房组合”瞄准科幻迷与喜剧受众市场,试图打破“硬核科幻小众化”魔咒,剑指首部破50亿的国民级科幻喜剧2,4
  • 风险与争议:部分观众担忧“含腾量”过强会削弱沉浸感(如“看见沈腾的脸就想笑”),需平衡喜剧张力与科幻深度2,5

总结:沈腾在《流浪地球3》的转型,既是对个人戏路的突破(挑战动作戏、淡化喜剧标签),也是中国科幻电影工业的类型化实验。若成功,或将开创“科幻喜剧”新亚类型;若失败,则暴露类型片探索的急功近利2,4,5。无论如何,这场“破壁实验”已为影片注入话题性与期待值1,3,6


关于电影《哪吒2》的一些看法


中国电影已经崛起了,世界动画电影第一,世界所有电影前五。

这是最好的一个影评
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266544877/answer/108628576732?utm_campaign=shareopn&utm_content=group1_Answer&utm_medium=social&utm_psn=1881457522403153048&utm_source=wechat_session

我自己过年时带了家人看了,家里所有人都看了,我还二刷了IMAX巨幕厅,2D的,效果很好。
这么好的电影,其实真的很难得。


重温电影《星际穿越》


希望看第二部,第一部真是不折不扣的神作,把宇宙的残酷展现得淋漓尽致,也把想象力拉到了我无法企及的高度。

第一部堪称完美,其实能穿越时间的不仅有引力,还有爱。

人类相信自己能一直活下去,同时也会相信神明一直在庇佑着他们。若真的没有所谓的神明,人类也能在极端情况下自救,不会放弃自我救赎的。也许神明就是我们的后代。他们生活在更高的维度,为了保证时间线不被打断,他们选择帮助当前的人类渡过难关。

希望第二部能给我一些惊喜。


电影《传说》


听说是一个史诗级的大烂片,成龙躲在后面安心数钱多好,非要去前面打拼。

《神话》过于出彩,但《传说》实在不想看,还是怀念《神话》里的凄美的故事。
传说剧照


老电影和老电视剧高清化


一些经典的影视作品,还是挺不错的,准备建一个怀旧的影视库,洗洗眼睛,最近的烂片看不下去。

比如《封神》(吐槽一下最近的封神电影,建模还没一个游戏做得好,30亿都花哪里去了,真当观众是傻子呀)、《西游》、《红楼》、《新白》、《还珠》,诸如此类的言情剧和神话剧。

但小时候看的可没有这么高清,现在是高清修复版满天飞,可惜没时间看,有时间但没心情看。